山东省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纪海

2022-09-26 15:30 东来 中国财经日报网
浏览

樱桃累累结硕果蒙山脱贫引路人

——访山东省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纪海

“樱桃红颗压枝低。绿兼红好眼中迷。”春暮夏初,是樱桃成熟的季节,穿行于郁郁葱葱的樱桃园里,树上樱桃鲜红欲滴,晶莹剔透,点缀在繁密的绿叶间,像珍珠,像玛瑙,像钻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清风徐来,芳香弥漫,摘一颗樱桃放入口中,满口酸甜,蜜一样从舌尖上化开,沁人肺腑。

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0月,位于临沂费县薛庄镇丁旺村,以大樱桃苗木繁育和推广为主,集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大樱桃所需的生产资料,开展成员所需的贮藏、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组织。

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纪海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于1999年10月担任城子村党支部书记,是新型职业农民农艺师,并且担任费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理事。翟纪海依据沂蒙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引进先进的樱桃种植管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樱桃种植经验,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带动村民发展大樱桃种植,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沂蒙山上好风光青山绿水产樱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临沂市费县薛庄镇。

费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素有长寿之乡之称。地处山东省中南部,是临沂的卫星城、后花园、水源地、能源基地及科教重地。费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北望蒙山,松柏苍翠,奇石纵横,古代称为“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近代为沂蒙革命老区。丁旺村位于临沂费县薛庄镇东侧,自然环境优美,山野环绕,水源充足,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

“蒙山高,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沧桑。”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早在1983年,年轻的翟纪海就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在龙山开发种植,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丁旺村首屈一指的第一批“万元户”。1999年10月翟纪海任村党支部书记,他扎根在基层,为了解决革命老区的贫困,他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做特色产业,才能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2008年翟纪海引进国外优良樱桃品种,在龙山开展大樱桃种植产业。他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培训新技能,参加省、市县组织的经营管理、生产技能等农民教育培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农艺师,并且担任了费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理事。2011年10月,翟纪海成立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2012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同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沂龙山。”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也在不断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功,为沂蒙山老区的乡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及翟纪海被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采访、探讨大樱桃种植等系列问题,“沂龙山”品牌大樱桃被中央7台军事与农业频道信用中国纳入“诚信助力中国品牌升级行动计划”。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山城大樱桃精品采摘园”、“优秀示范社”、“中国十佳合作社质量信用领军单位”、“中国3.15质量服务消费者先进企业”、“临沂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市级优秀示范基地”、“省级生产标准化大樱桃生产基地”。2020年12月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经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评定为“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2年5月被临沂市评为“沂蒙乡村之星”的荣誉称号。

樱桃好吃树难栽辛勤耕耘结硕果

樱桃之名,首载于《吴普本草》《滇南本草》:“樱桃,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而洛中、南都者最盛,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腊樱……其木多阴,最先百果而熟,故古多贵之。”樱桃作为一种集食用、观赏于一体的果树,在一年之中,它的果实成熟于百果之先,是一年之中上市最早的水果,因此被人们誉为“鲜果第一枝”。

樱桃的果实外观圆润莹彻,俨然绛珠,视之赏心悦目,食之玉液芳津,甘溅齿颊,而其果实则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樱桃的根、枝、叶、果、核均可入药,能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对樱桃的药用价值作了记载,樱桃的果实性温味甘,有调中益脾,调气活血,平肝祛热之功效,所以,多吃樱桃可以补元气、美容养颜。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是一种喜温暖而不耐严寒,不同物候期对温度有不同要求的果树。樱桃树萌芽期的适宜温度在10℃左右,开花期15℃左右,果实发育和新梢发育要求气温20℃左右;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樱桃较耐高温,但夏季高温、干燥对树体生长不利;在零下20℃低温时,树体会发生大枝纵裂和流胶现象的冻害。与此同时,樱桃对光照也有很高要求,光照条件良好时,树体健壮,果枝寿命长,花芽充实,坐果率高,果实成熟早,着色好,糖度高,酸度少。樱桃是一种既不耐涝、又不抗旱的树种,对水分状况极为敏感,它的根系呼吸旺盛,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既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又要求通气良好。

与其他核果类果树相比,樱桃具有比较独特的管理技术特点,例如,甜樱桃对砧木、修剪时期和修剪方法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樱桃树的枝干和根系还容易遭受病虫害,如红颈天牛、流胶病、根癌病等的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或成片死亡。果实成熟早,色艳味美,很易受鸟雀食害。这样看来,种植樱桃对管理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果农能驾驭得住的。

翟纪海通过走访请教樱桃种植专家教授,与农业大学建立合作与学习,联系有经验的种植大户,依据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和多年的种植经验,努力提高种植水平,提高大樱桃的质量和口感。虽然说樱桃树难栽,但是只要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栽培和合理的建园,选择对品种,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强化水肥管理,樱桃树不仅不难栽,还能种植出好吃的樱桃。

芳菲五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颗颗鲜嫩欲滴的樱桃挂满枝头。樱桃的成熟期在5月初到6月中旬,红彤彤的樱桃红满了龙山,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给费县增添了一道道亮丽风景。河沟里、公路旁、山坡上,目之所及都是樱桃树。一树树鲜艳柔嫩的樱桃,在阳光照射下,如同玛瑙般挂在枝头,特别惹人喜爱。费县山城大樱桃合作社生产的“沂龙山”大樱桃个大皮薄,色泽鲜艳,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大众的欢迎。

脱贫路上樱桃伴山城助力勇攻坚

习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要发展需要好的带头人。”农村基层治理是最小的治理范畴,负责引领农村的生产生活,统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贯彻落实党的基层方针政策等,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下从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轨道的特殊时期,更应该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丁旺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强班子、建制度、促经济、惠民生”的任务目标开展工作,切实关注民生,服务创新“三农”,凝神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努力实现百姓脱贫奋力工作着,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先锋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翟纪海几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带领村干部真抓实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翟纪海书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共产党员的标准,用实际行动温暖着一方百姓的心。

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的富民政策为动力,以服务本社社员和周边群众为根本,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县残联列为“扶贫攻坚残疾人脱贫基地”。2015-2017年三年间,翟纪海为残疾人无偿提供树苗、肥料、修剪及喷药工具等,培训残疾人300多人次,助力脱贫56人。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脱贫攻坚工作夯实了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人口的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等问题,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白,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注了“燃料”,给足了“动力”。

翟纪海以一颗质朴无华的心,用自己的汗水,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几十载,他收获的不仅仅是香甜的果实,还有村民们的信任和党和国家的认可。在2013年度农村工作中被评为“优秀农村干部”,2015年被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费县“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连任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党代表,在2020年山东省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班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学习标兵”。2021年被纳入山东省高素质农民讲师团成员,2021年9月24日-28日翟纪海参加了由新希望集团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永好公益慈善基金会和国发院“村长工作坊”联合举办的公益培训项目——乡村振兴“村长班”。

惟有辛勤耕耘才有收获,翟纪海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带动村民发展大樱桃种植。近年来费县樱桃种植面积增大,产量提高,逐渐形成了产业,提升了樱桃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实力,带动了采摘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特色农业。

“樱桃山上绿葱葱,碧绿叶丛点点红”。现在,丁旺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樱桃,满山遍野都是缀满枝头的红樱桃,一千多亩樱桃成林成片。那些星星点点的红色,在远处看上去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沂蒙山老区这片热土上,翟纪海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新农人,他以精益求精之匠心和重情诠释了新农人的勇气和担当,展现了当代基层村干部的特有力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梦为马,不忘初心。费县山城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载入革命老区乡村建设的史册,带领人们走向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